吃到凌晨三点
武汉人有多爱吃宵夜?
(相关资料图)
武汉,一座公认的“早餐之城”。每天清晨,全城出动,人们拌着热干面,嚼着炸面窝,小拇指上再挂一袋豆浆,风风火火走在上班上学路上,这是独属于大武汉的晨间交响。
然而,在这座能把早餐做得30天不重样的城市,关于吃的热情,很显然不会只是在早上。夜幕降临,同样一批人钻进大街小巷,开启另一场盛大的美食狂欢——吃宵夜。
深夜的武汉,同样热闹非凡。
中国早餐第一城,同样也是宵夜第一城。每晚,霓虹灯火亮起,宵夜摊一排排的塑料凳和折叠桌就从大街小巷里“长”了出来。这样的场景,全年365天从无间断:
今年的第一只小龙虾,是一个多月前宵夜吃的;现在正当季的是鲜甜脆嫩的藕带,在卤菜店点猪耳朵的时候带一份,清炒或酸辣都挺好;等秋天一到,就要吃蟹脚面和香辣蟹了;天气再冷点,生烫牛肉粉、藕汤、锅贴、牛杂萝卜锅子,要让夜晚的食客们犯起选择困难症。
烧烤,是武汉夏天最重要的宵夜。
人们吃得红光满面,一桌离场,铺上新的塑料布,新一桌的客人们把啤酒起开,杯子满上。夜色越来越浓,一场比早餐更盛大的美食狂欢,这才真正开始。
小龙虾,武汉宵夜里的重头戏。
武汉宵夜
比过早更热闹的全民运动
“晚饭少吃点,留点肚子我们克(去)宵夜。”在爱吃的武汉人心里,把一天的美食之旅终止在晚餐,明显是不够的。等时间走到九十点,人们关掉电视机穿上拖鞋,抓起钥匙和手机,悠哉晃出单元门,一头钻进武汉宵夜的海洋。
无论男女老少,武汉人人都爱宵夜。
在武汉吃宵夜,无论是食客还是老板,都无比随意。宵夜店多半开在居民楼下,夜深嘴馋,只需走出家门十几米,卤菜隔壁卖炸货,虾子旁边是牛杂锅,推着小车卖银耳粥和绿豆汤的婆婆见缝插针。
随便找一家坐下,客套招呼不用打,直接拉开椅子坐下,拿餐具、写菜单,再到旁边冰箱里拿两瓶啤酒,用挂在桌子下的起子起开,驾轻就熟得可以全套自助。店里位子坐满了,新来的客人站在门口张望,老板伸手往隔壁家一指:“他们屋里还有空桌,你点了菜就坐那边,一回事!”
武汉人吃宵夜不讲究环境,路边坐下就开吃。
放眼整个武汉城,这份热闹更是遍布大街小巷。从汉阳区玫瑰街的猪弯弯(猪膝盖骨)火锅,到武昌区粮道街的铁板鱿鱼和螺蛳粉、沙湖路的鳝鱼面,江岸区解放公园路的生烫牛肉粉、山海关路的藕汤和煎饺,洪山区东湖村的铁板烧……武汉太大了,两江分三镇,一条两条宵夜街当然抚慰不了全城人的胃。各个区都有自己的“宵夜王牌”,谁也争不出个高下。
在武汉聊宵夜,有一句老话叫“宵夜吉庆街,过早户部巷”。吉庆街,是武汉人公认的宵夜文化策源地。上世纪80年代,那时的夏天热又没空调,天光一暗,家家户户把竹床搬到门口,人们坐在夜空下乘凉。勤快的武汉女将在竹床边生个煤炉,炒点家常菜,生意慢慢做大了,有了门面,就这样催生了最早一批夜宵大排档。
大火爆炒,武汉夜里最有烟火气的景象。
90年代末,吉庆街进入全盛期,以它为圆心,辐射周边交易街、瑞祥路、大智路,形成一块闻名全国的“宵夜江湖”。
吉庆街是老武汉的情怀,而万松园是新武汉的热闹。火红的小龙虾,是这里的主色调。时间来到2005年,武汉最早一批小龙虾店开在了万松园,武汉人爱热闹、讲义气,没有同行竞争,先火的带后火的,把整条街变成了人气超旺的宵夜名街。
食客们在万松园路边排排坐,
盯着屏幕叫号,高峰期排到第900桌也不夸张。
夏天吃虾季高峰期,人声喧哗,凑近了问大门口负责叫号的服务员,“还有50多桌?那也还好,拿个号吧!”
等位期间也不闲着,虾店带来的人气,带火了周围的牛肉粉、烧烤、炸物、生煎包、卤菜等小吃,整条街上有200多家不同的店铺,揣着叫号单先四处转一圈,一不小心就吃忘了形,“诶,我们不是冲着虾子来的吗?”
武汉人有时为了小龙虾出门,
却被其他美食吸引了眼球。
在武汉的宵夜里,也不仅有武汉本土元素,青山区的恩施街同样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,因当年全国工人援建武钢建设而成形,工人们常年需要倒班,逐渐形成了热闹的宵夜氛围。主街和周边分布100多家餐饮店,也自然而然带上全国特色。
武汉的油炸串、仙桃的蒸菜、恩施的吊锅、重庆的辣子鱼、自贡的盐帮菜……入夜,人们坐在老樟树下撸烤串,蔷薇花边吃火锅,讲着带有五湖四海口音的武汉话,温情又惬意。
武汉的宵夜摊里,也藏着全国各地的美味。
小龙虾、烧烤、卤味、藕汤、蟹脚面
谁才是武汉宵夜之王?
说起武汉宵夜第一站,大多数人肯定想到的是小龙虾。坐拥“千湖之省”条件的便利,湖北产虾量常年占据全国第一,到今年年底,湖北小龙虾产量可达120万吨左右,也就是说,平均每个湖北人拥有41斤小龙虾。
自然而然,每年最新鲜的虾,率先爬上武汉人宵夜的餐桌。每年四月中旬,樱花还没落尽,武汉地铁里的广告就从樱花粉变成了龙虾红。吃虾早鸟们齐齐出动,以吃到今年第一波虾子为荣。
武汉小龙虾,最大的特点就是大。
春天的虾壳软、肉滑嫩,清蒸和油焖都相当美味。这时的虾,还适合烤虾球。讲究的老板,是用活虾现抽虾线、串铁签,撒上孜然、辣椒、花椒粉,嚼起来又麻又辣又鲜,过瘾。到了六月盛夏,小龙虾大量上市,这时的虾一只就有手掌那么大,这就到了油焖大虾的主场了。
油焖的做法来自湖北小龙虾之乡潜江,1980年左右,潜江的油田家属们最开始炒制小龙虾,2001年开始,潜江人探索出了小龙虾“虾稻连作”模式,让小龙虾产量暴增。自此,湖北的小龙虾产业从潜江发散到监利、洪湖、公安、仙桃、钟祥等地,武汉小龙虾也自然融入了各地的风味。
吃小龙虾,武汉人一般就说:吃虾子。
武汉小龙虾最大的特点就是大,除了油焖大虾大做法,武汉还有蒜蓉大虾、清蒸大虾,这是历经时间考验的武汉吃虾老三样。
但爱琢磨的武汉人当然不会就此止步,每年夏天,各大虾店都要比比脑洞,看看谁最吸睛,于是冰镇小龙虾,咸蛋焗黄虾球,柠檬醉虾等各种新鲜吃法开始轮番打擂台。武汉人习惯了每个星期都去各大虾店“搞一回”,直到秋风吹起,虾子变小“下了桥”。这持续半年的虾季狂欢才算落幕。
虾店们秋冬季歇业,交一年的租金,
做半年的生意,蛮任性。
小龙虾统领了夏夜,但武汉的宵夜江湖,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。
武汉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宵夜,从春夏的烧烤和卤味,到深秋的香辣蟹、蟹脚热干面,再到冬夜里的一碗藕汤......谁是武汉宵夜之王?不一定是小龙虾。
武汉深夜
属于烧烤和卤味
烧烤和卤味,是武汉夜宵里的两大王牌。
全国各地都吃烧烤,但武汉格外特别。武汉烧烤鲜味十足,各种亮眼的河鲜不断刺激人们的味蕾。烤鲫鱼现点现杀,食客们耐得烦(形容有耐心)挑开细密小刺,鱼背上的肉细品有回甘,春天还能吃到鲫鱼籽,又嫩又甜。不会挑鱼刺,那就试试烤鱼尾,只有一根大骨很好剔除,精髓是面上那层微焦的鱼皮,用筷子尖尖挑开,能听到酥酥的声音。
春天的烤鲫鱼,带着鲫鱼籽。
图/网络
武汉人爱吃卤味,周黑鸭开遍全国,但武汉本地人的卤味吃法花样则更多。在武汉,烧烤和卤味不分家,就连烧烤摊上烤的,都是卤味。比如全国许多地方都有一道烤凤爪,唯独武汉的宵夜摊更耐得烦(形容有耐心):先把鸡爪在卤水中慢慢炖煮入味,再取出穿串,烤到表皮焦脆、内里软糯。食客们轻轻一抿就脱骨,吃慢点就要小心鸡肉胶质黏嘴。
武汉的烤鸡爪,是卤过的鸡爪。
再就是藕,烧烤摊上藕片是必点,夏天的藕是鲜甜脆嫩,甚至可以生吃,盐、胡椒、孜然撒上去,藕的脆甜一下就对比出来了。也有店铺先卤后烤,复制鸡爪的做法,撒料不多,吃的是藕片丝缕里透出来的鲜味。
武汉烤藕片也是先卤后烤。
即便是单吃卤味,花样也极其繁多,鸭脖鸭爪、牛肉牛杂、鸡爪鸡郡、豆干腐竹、海带土豆……一切你能想到的,武汉夜宵皆可卤。
武汉街头热闹的卤味摊。
螃蟹配面
深秋宵夜带点小奢侈
待到秋风一吹,武汉宵夜进入吃蟹模式。武汉人吃蟹比吃虾还挑原料,要先问一句,“这螃蟹是梁子湖的吗?”,梁子湖地跨武汉和鄂州交界,是湖北省第二大湖,最正宗的武昌鱼就产自这里,武汉人也最认这儿的螃蟹。
不过,不像江浙一带的吃蟹手法的精致,大闸蟹的吃法在武汉就质朴多了。和吃虾类似,武汉人吃蟹,爱的也是酱卤风味。最常见的是香辣蟹:大闸蟹对半剁开,糊上一层薄薄面粉锁住蟹黄,先蒸后烧,一吮就爆汁。而吃剩下汤汁和面条是绝配,酱汁拌面,沾染些许蟹黄,可以称之豪华。
蟹黄饱满的香辣蟹。
图/图虫·创意
螃蟹+面的吃法,最有本地特色的,是蟹脚热干面。宽油起锅,下入斩成小块的花蟹钳,大火猛炒,加上蒜蓉辣椒和秘制酱料。另一头把碱面(武汉人习惯喊这种面条为热干面)烫到半熟,再和蟹脚一同大火翻炒,让酱汁为面条注入灵魂。
在武汉,蟹与面的完美结合,是蟹脚热干面。
摄影/小胖
吃蟹脚面,是一件考验牙口也费时的事。钳壳得用力咬碎,再用筷子细细挑干净里头的肉丝,正好留这段时间让浓油赤酱裹在弹韧的面条上。先吃完蟹脚,再大口吸溜面条,一半是鲜美,一半是饱足。
一碗藕汤
武汉人的冬夜治愈系
武汉的冬日,总是来得迅猛,一夜过去骤降十多度,夜晚急需暖食抚慰。天一冷,喝汤就是最好的。江汉平原,地大物博,武汉人偏爱一碗藕汤。武汉人对藕极其讲究,蔡甸莲花湖的莲藕,从宋代就成了贡品,蔡甸莲藕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要上好的藕,才能入得了煨汤的铫子。
铫子外厚厚的黑褐色油脂是老店的象征。
藕汤店地不地道,武汉人看一眼就知道,需得是红泥炉子烧蜂窝煤,上头坐着砂锅土铫子,经年的油汤浸润,铫子外头裹着厚厚的黑褐色油脂,靠着煤炉的墙壁也微微熏黑,夜色中雾气蒸腾,老板的人影都模糊掉,这样的铺子,准是没错的。
藕汤要猪油来衬,猪大腿筒子骨和肋排一起熬出油花,有的店还会单放一坨肥肉增香,莲藕滚刀切块投入汤里慢慢煨炖上一整天。等到猪肉膏腴熬成了浓厚汤水挂在藕块上,藕则是将散不散,轻轻咬一口就破开,牵出细密藕丝来,鲜甜在口腔化开,这就是武汉冬夜最极致的幸福了。
武汉藕汤店的煎饺。
武汉的藕汤店隔壁往往还有锅贴、煎饺、煎包、炒豆丝等夜宵小食,食客们常常一样买一些,带到藕汤店里把小桌摆得满当当,竟有些年夜饭的热闹质感,干湿搭配吃得肚皮圆滚到微微犯困,暖意从脚底板开始升腾,发自内心喟叹一声,这真的是冬夜寒风里最治愈的事。
牛肉锅子,也是冬天武汉宵夜的暖胃之选。
大大小小宵夜摊,在武汉地图上,画出一条条发光的河。大人们干着杯,小伢们埋头吃,生活中的烦恼琐事,也就在这条柔软的河里被冲刷走了。
热闹长夜漫漫,却也总有尽头,凌晨三四点,凉风吹散了宵夜摊的喧闹,卖早餐的老板们拉开卷闸门准备干活,意犹未尽的食客们,把杯底最后的一口酒喝完,摸摸肚皮,满意朝家走去。“走吧,明天还要起来吃过早哦!”
武汉山海关路宵夜街,消解了武汉人一天的疲乏。
繁忙一天,到了第二天夜晚,人们带着新一天的故事出现在折叠桌旁,讲着笑话干着杯,街道将再次热闹鼎沸。
夜色中,武汉宵夜的故事,又上场了。
作者 | 李媛媛
编辑 | 姜姜
文内未表明出处的图片分别来自摄影师:
廖晨阳、Mr杰、黄大头、path
本文系【地道风物】原创内容
未经账号授权,禁止随意转载
标签: